春節將至,外婆、媽媽和小圓坐在客廳裏,準備一起裝飾家居,增添家裏的節日氣氛。小圓好奇地問:「婆婆,為甚麼我們要過春節呢?」
外婆微笑着說:「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起源於古代的農業社會。人們在這個時候慶祝一年的豐收,並祈求來年的好運。傳說中,有一隻叫『年』的怪獸,每到除夕夜就會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發現『年』害怕紅色、火光和巨響,於是每到除夕,家家戶戶都貼上紅色的對聯,點燃鞭炮,驅趕『年』。」
媽媽補充道:「對啊,春節的風俗習慣很多,比如說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吃年夜飯等等。這些習俗不僅是為了驅邪避凶,更是為了團圓和諧。春節期間,在外的家人從各地趕回家,一起吃年夜飯,這象徵着家庭的團聚和幸福。」
小圓聽得津津有味,接着問:「那我們怎麼過春節呢?」
媽媽說:「我們會從臘月二十三開始準備,這一天是『小年』,我們會祭灶君,希望灶君能在玉皇大帝面前說好話。然後我們會打掃房子,就是俗語說的『大掃除』,意思是把過去一年的晦氣和不順都掃走。接著我們會貼春聯、掛燈籠,準備年夜飯。」
外婆補充道:「年夜飯是春節的重頭戲,我們會準備豐盛的菜餚,象徵着來年的豐收和幸福。比如說魚,因為『魚』和『餘』同音,象徵着年年有餘。還有餃子,形狀像元寶,象徵着財富。」
小圓興奮地說:「原來春節有這麼多講究啊!那我一定要好好幫忙,讓我們家過一個最美好的春節!」
媽媽和外婆相視而笑,家裏的氣氛倍添溫馨。春節不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延續。通過這些習俗,我們不僅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更能體會到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