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是学习及沟通的一项重要工具。说话时发音清晰准确,对讯息传递非常重要。「发音正确、吐字清晰」亦是中国语文科说话范畴的教学重点之一(见《小学中国语文建议学习重点》(2008)及《中学中国语文建议学习重点》(2007))。近年,「粤音失误」的问题引起社会广泛讨论,而学界亦纷纷举办不同活动,以提升学生对粤音的认识。
甚么是「粤音失误」?
「粤音失误」又称「懒音」。基于各种原因,学生出现「粤音失误」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些学生不一定有其他发展性构音障碍或言语问题,但「粤音失误」往往会令听者不明其意,因此造成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
根据不同学者的研究,常见的「粤音失误」包括:
1. 辅音韵尾龈化
i. 塞音韵尾:把舌根音/-k/读成舌齿[-t],例如把「百」读成「八」
ii 鼻音韵尾:把舌根/-ŋ/读成舌齿[-t],例如把「增」读成「真」
2. 音素合一
i.声母/n-/及/l-/:把舌齿鼻音/n-/读成边音[l-],例如把「女」读成「吕」
ii.自成音节韵母/ ŋ/及/m/:把/ ŋ/音字读成[m胁]音字,例如把「吴」读成「唔」。
3. 声母脱落
把鼻韵/ ŋ/脱落变成零声母,例如把「牛」/ ŋɐu 4/ 读[ ŋɐu4]
4. 复合声母中圆唇脱落
在韵腹/ ɔ/的字内:
i.把复合声母/kw-/简化为声母[k-],例如把「邝」读成「抗」;
ii.把复合声母/gw-/简化为声母[g-],例如把「广」读成「港」。
为协助教师家长和学生加深认识常见的「粤音失误」,以及掌握矫正「粤音失误」及有效学习正音的技巧,教育局言语及听觉服务组制作了「咬字正确快.易.通 赶走『懒音』好轻松」资源套,供教师和家长使用与参考。资源套包括「互动游戏及资源光碟」、「纸牌游戏」、「棋盘游戏」及「简介小册子」。教师可根据学校及学生的情况,灵活运用和调适各项活动与策,略以支援有「粤音失误」的学生,改善他们的发音技巧。家长亦可与子女进行资源套内建议的活动和游戏,从而更了解「粤音失误」和掌握相关的发音技巧。本资源套适合小学及初中学生使用。
资料来源:教育局言语及听觉服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