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the content
Skip to content
Edcity Government-funded organisation
  • 正向家长
  • 数码家长
  • 青少年成长
  • 家庭活动
  • 共融资料馆
    • 主页
    • 智识游学园
    • 共融有法
    • 共融指南
    • 专题资源
  • 活动
    • 活动概览
全站搜寻
Edcity
  • 正向家长
  • 数码家长
  • 青少年成长
  • 家庭活动
  • 共融资料馆
  • 活动
  • 主页
  • 智识游学园
  • 共融有法
  • 共融指南
  • 专题资源
  • 活动概览
香港教育城 – 家长 > 共融资料馆 > 专题资源 > 自闭症

自闭症专题:行为篇(三)偏执难题解答

  • 最後更新: 2024年8月9日

上一篇:《自闭症专题:行为篇(二)处理策略》

 

一.重复的提问

国明喜爱重复问同一条问题,「学校几多点关门?」令人觉得他很奇怪和烦厌。

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行为?

  1. 有些自闭症学生喜爱重复问同一条问题,例子中的学生经常问学校几多点关门,他或者爱听到同一个答案「七点钟」。
  2. 他们或许想继续与人进行谈话,却因欠缺灵活性及适当的言语技巧,便重复著同一条问题。
  3. 也有些自闭症学生为了减轻压力,而重复问问题。

要帮助他们,可尝试以下的方法:

  1. 给予学生时间问他要问的问题,以纾解他问问题的迫切心情。
  2. 作出安排让学生可以自己寻找答案。如学生经常问到关于当日的上课程序,就可以将时间表放在当眼的地方,让他可以自己找答案。
  3. 教师逐渐改变自己的答案。「我可不可以抄黑板?」教师先用说话回答,「可以」,然后点头,并竖起大姆指。教师渐渐可不用言语答复,而只须用手势回应。
  4. 逐渐向学生表示只会在指定时间或地点才回复。例如:「我现在不能回答你的问题,但我可以在小息时答你。」 。
  5. 「我现在不能回答你的问题,但我们在操场时,你可以问我。」倘若他不遵守,教师可以不理会他的提问。不过,教师本身要紧记在指定的时间及地点,必须回答他的提问。

 

二.重复的动作

海峰上课时经常开合摆在桌上的铁笔盒,并发出滋扰的声音。

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行为?

  1. 学生的刻板式活动,包括无意义及重复地翻动物件,无聊地扭动身体某部分,以及一些异常的重复性习惯,往往是为了寻求感官刺激。自闭症学生对于各种感知刺激,大多有别于一般人 。
  2. 学生的刻板式活动,通常是出于无聊、沉闷或者紧张。他们大多因为过多自由时间,无事可做;所分配的工作或活动过于困难或容易,令学生逃避 。
  3. 又或者一些环境因素如嘈杂声音,使学生精神紧张。

要帮助他们,可尝试以下的方法:

  1. 在问题行为出现后,教师需立即提出停止的信号,在有需要时以行动来制止,然后给予学生合适的活动。
  2. 将环境作出适当的调整,安排自闭症学生移离引发特殊问题行为的刺激物,避免该行为发生。
  3. 预备一些与刻板式活动不相容的活动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达到预期的行为时,马上加以赞赏。
  4. 将刻板式活动转为奖赏。若果学生完成一些指派的活动,可给予时间让他进行刻板式活动。

 

三.墨守成规

子安今年升读中学。遇有教师不按时下课,他便会大声提醒教师:「够钟啦,你应该走啦!」

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行为?

  1. 例子中的学生在小学时的教师可能都是准时上课下课,刚踏进中学的他却未能接受教师间中弹性下课,因而反应强烈 。
  2. 不变的规律往往为自闭症学生带来安全感。
  3. 自闭症学生学会某项规则之后,往往会比其他学生更严格地遵守,甚至是一成不变的依从。遇上别人未有遵从,他们便会担任「小警察」的角色,指出别人的不是。其实这是由于学生未能学会弹性处理生活事件所致。

要帮助他们,可尝试以下的方法:

  1. 当教师教导学生遵守规则时,教师可尝试指出在那一些情况下是会有例外的。
  2. 当学生学会某项规则之后,教师可以逐渐把规则适当地调整。
  3. 以子安为例,中学教师可在适当时候向子安解释,下课钟声是提醒教师课堂该结束,至于教师会否马上停下来,则由教师酌情决定。
  4. 若果学生时常担任「小警察」的角色,指出别人的不是,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这样的做法会令别人反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别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四.固执

施施每天上学,必定要坐某个型号及牌子的巴士。有时母亲为了赶时间,希望转乘地铁,她便会大吵大闹。

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行为?

  1. 由于自闭症学生在理解人和事之间的关系方面有困难,他们常以一成不变的方法去理解四周的事物。任何转变都会令他们感到不安, 因此他们常常抗拒四周事物的转变。
  2. 他们对一些东西或物件有强烈的喜爱。
  3. 他们可能因为对转变无法了解,故此坚持以旧有的方法做事,才有安全感。
  4. 他们在某方面的观察力很强,例如有极佳的视觉分辨能力,因此十分著眼于细节,不容有任何转变。

要帮助他们,可尝试以下的方法:

  1. 为免学生过于固执,可在日常的安排中加入一些细微的转变,使学生习惯把转变视为生活的一部分。
  2. 教师不要期望能在同一时间处理学生的所有问题,应订出优先处理的行为及学习范围
  3. 在训练学生如何面对转变时,可先安排细微的转变,使学生容易接受,再从这些细小的转变逐渐过渡为大的转变。
  4. 如果学生所执著的事对他影响不大(例如:一定要先洗脸才漱口),或甚至是择善固执(例如:放学后一定要做完功课才游戏),则不用要求学生必须作出改变,这种固执可视为学生值得嘉许之处。
  5. 教导自闭症学生认识学校生活每个环节 / 程序的意义及预告下一个程序。
  6. 若预计有改变,可在改变前作出适当的准备,例如利用简单的言语或图卡作预告。
  7. 训练学童接受改变,要贯彻始终地进行。
  8. 根据学童的认知、语言能力和兴趣,提供有限度和具吸引力的选择, 令他们容易接受转变。

 

行为篇(三)偏执难题解答 

资料来源

「融合教育自闭症篇」资料光碟:教育统筹局学校发展分部

 

下一篇:《自闭症专题:行为篇(四)情绪行为难题解答》

 

作者: 教育局

關鍵字詞

自闭症

延伸閲讀

資源下載

相關機構

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