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nodes-solid.svg

与小朋友做义工 培育同理心和责任感

POST內文圖

香港教育城已有一系列的文章介绍过「价值观教育」,相信家长不会对这概念感到陌生,但如想更有效地培育孩子的正向价值,那义工服务便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对于年幼的孩子和青少年来说,义工服务是最佳的体验式学习,他们能从中理解「同理心」和「关爱」的精神,亦更容易培育出对社会的「责任感」,那么我们现在便一起来看看如何实践吧!

第一步︰向孩子解释动机  由自我动机转为正向价值

點解我地要去做義工。

相信许多家长都认同,和孩子参与义工服务是很有意义的家庭活动,但鼓励他们多参与之余,家长有没有清晰地和孩子讲解参与的动机呢?

其实在初次接触义工服务时,不同的孩子都有不同的动机,有些是因为好奇,有些是因为想结交朋友而参与义工活动。这时家长不一定要为孩子定立一个很高的目标,因为孩子不管带着什么动机开始参与义工活动,也是一个好开始,值得家长的肯定和鼓励。然而家长也可以尝试辅导孩子,引导他们把目的加以「转化」︰

因此,不论孩子因为任何原因参与义工活动,是一个好开始,是培育责任感和同理心的好机会。

第二步︰思考做义工的对象 建立同理心

这时家长或有疑问,孩子应该如何选择服务的对象呢?为此教城访问了注册社工兼大学讲师凌炜铿,他指出家长宜就就孩子的年龄和性格作出选择。如果孩子比较内向,可以先参与跟家人一起进行的义工活动,例如是清洁沙滩或是为老人院包礼物等。当孩子习惯了义工服务,家长就可以带他们参与接触更多服务对象的义务工作。这不单有助建立孩子的同理心,也有助训练社交技能。坊间许多义务活动都能接触社会上的弱势社群,通过亲身的接触和交流,更能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明白许多事情都不是理所当然。

事实上,通过不同的义工活动,可以让孩子尝试更多不同的角色和岗位, 不但能培育孩子正向价值观,还能锻炼他们各种能力。所以家长在鼓励子女从事义工服务时,可以让他们承担不同的角色,包括但不限于参与者、助手、组织者和发起人等。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可以学习各种技能和知识,并培养领导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POST內文圖 (3)

第三步︰启发思考  鼓励持续参与

义工服务,的确能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但有时家长仍会有许多忧虑,例如担心子女参与义务工作会使孩子分心,影响学业。不过现今社会重视全人发展,因此多鼓励学生持续参与义工服务,能让有意义的活动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可是,如果孩子的生活正面对成长路上的不同转变,例如考试、转校等,这时家长便需要和孩子一起调节参与度,参与数量及时数不必多,多也不一定好,质量其实更重要。

总括来说,义工服务固然值得鼓励,因为这往往能培育孩子的正向价值,但更重要的是,家长要同时多陪同子女,多进行分享、讲解和讨论。如果家长想通过义务工作去进行正向、价值观教育,可以参考以下的引导问题,和孩子一起讨论。

POST內文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