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nodes-solid.svg

如何协助青少年建立自我认同

什么是「自我认同」?自我认同是自我探索和肯定的过程,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通过不断的探索,认清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认清自己在家庭、学校或是社会上的位置。而对青少年来说,最重要的是通过自我认同,找到自己的志向、兴趣和价值,让自己变得更有自信,也更有能力去面对万变的未来。那么,家长又该如何帮助子女建立自我认同呢?

你有没有听说过,有些中学生,他们每一天无所事事,既没有规划自己的人生,甚至连想读哪一科,学哪一种课外活动亦没有想法?

又或者是另一种学生,他们读父母心仪的科目,参与父母认同的活动,他的人生中没有主动参与决定和方向。

这些例子都屡见不鲜,正正意味着为何要和子女谈自我认同,因为只有认识自我,才能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向和道路。

家长要聆听子女心声

近年,认识自我,了解自己是青少年成长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当青少年面对社会、科技变迁,更容易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帮助青少年建立自我认同尤其重要。当子女感到迷惘或迷失时,家长宜作适当的鼓励和引导,以丰富的经验带领孩子思考和探索。

家长辅导子女时,宜以子女的性格、兴趣和长处为依归,父母协助青少年建立自我认同时,应起领航的作用,助子女少走歧途,少走「弯路」。同时亦要注意和子女的沟通,不应忽略子女的意愿和想法,亦不宜直接告之答案,而是一起去寻求和发掘。

父母可带领子女一起检视自己的兴趣、问问他们在甚么时候会得到成就感,再一同剖析背后的发展路向。如果子女的回答是毫无头绪,那家长宜,陪子女体验不同类型的活动,尝试寻找适合的定位和方向,帮助子女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学习尊重和欣赏

建立自我认同,往往是说易行难,确实需要花费家长和青少年不少心思。然而自我认同可以从微细的地方一步步建立的。其中家长最重要的,是肯定、鼓励和尊重。

肯定,是当青少年独立完成了一件小事,如完成了一次简报、煮好了一顿饭或是完成了一项运动赛事时,家长要肯定他们的付出和成果,这样青少才能慢慢建立成就感,也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价值所在。

鼓励,是多鼓励青少年尝试,助他们发掘自己的价值。这不只是口头上的鼓励,而是在行动上陪伴青少年一起发掘,例如青少年想尝试在艺术领域上探索时,父母是需要和子女一起了解艺术,引领孩子思考。

尊重,是指当青少年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价值时,即使父母有疑虑,也不要急于否定,要了解子女的想法,要尝试代入对方的立场,再给予适当的指引。

青少要建立自我认同,需要有许多不同的土壤,要有自由的探索空间,要有足够的安全感和支援,这些土壤往往是由父母营造,再让青少年在其中成长。只要父母成为子女的强大后盾,那子女便无惧挑战和挫败,成功建立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