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玩具七巧板由不同形状、大小的几何图形组成,可拼成千变万化的图案。向来普遍应用于创意和数学范畴的七巧板,其实亦可用于语文学习之上。
认字和书写需要配合不同能力,对幼儿绝不是容易的事。中文是较图像化的文字,复杂的结构可分拆成小部件,而认识部件的位置、比例大小等对学童认字、书写都很重要。家长或老师可以透过七巧板游戏,协助学前儿童认识文字结构和部件之间的空间关系,从中加强孩子的图像处理和视觉理解能力。游戏使用的七巧板可在文具店购买或自己制作,以加深孩子对七巧板结构的认识,而自行选择物料和图案,亦有助加强孩子的兴趣和投入感。
游戏可从认识七巧板图形开始,如让孩子将部件按图形分类(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衡四边形,用上多于一副七巧板更佳),可训练手眼协调和思考速度。家长或老师亦可展示七巧板组成的图案,让儿童判断是甚么,提升孩子理解抽象图案的能力。此外,肌动技能和动作记忆对学习书写很重要。此外,家长或老师可透过展示不同的七巧板的图形组合,让学童绘画出图形组合的形状、结构和大小。待孩子熟习了七巧板的图形,可尝试用七巧板重现文字结构,孩子对切身的文字会较感兴趣,如名字、动物等,后来可加入更多日常用字,以增加学前儿童接触文字的机会。家长和孩子可分别砌出文字,并比较成果,加强亲子互动。
游戏形式的家庭语文学习活动对孩子的发展很有帮助,在幼童正式学习读写前,可以充满趣味的七巧板游戏认识文字结构。建议各位可持续与孩子进行这些游戏,并记录其表现,如绘画图案和模仿排列的所需时间及准确程度,以了解其不同能力的发展情况。
如对本题目感兴趣,可参考黄纬立博士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