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体验式学习法盛行,这是否意味家长只需带同子女多参与不同的活动,便能增加体验,达至学习效果?怎样令子女有效地在体验中得到启迪?让我们在课堂以外的时间,实践有效的体验式学习吧!
体验式学习相较于传统式学习,更能让子女掌控自己的学习步伐和方向,而非被灌输知识,以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成效。可是,为子女安排形形色色的活动,不一定就代表能学有所获,那家长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例如子女对科学甚有兴趣,家长可安排他们参与STEM工作坊,以兴趣提升学习动机。另外,学习内容宜与生活挂钩,让子女可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已有知识,提升子女整体的学习效能。
以下便以进行滤水实验为例,家长可按以下四个步骤,有效地助子女实践体验式学习︰
1.安排实质体验
家长可按子女的兴趣,为他们安排相关的活动。如子女对与水有关的科学实验有兴趣,家长可以与子女一同到户外收集实验所需的材料。这个实质准备的过程既可以同时进行有益身心的户外活动,回家后又可以跟他们一同做滤水实验。
如果想知道更多有关滤水实验的详情,请参阅「家庭滤水实验」
2.鼓励观察及反思
进行实验期间,父母可鼓励子女细心观察实验过程并积极发问。这样可以增加互动,让子女知道更多与实验相关的事情,加深他们对实验的理解。学习的过程难免会碰上困难和问题,如家长可鼓励子女再次尝试,避免对子女作出批评和否定。例如实验结果不如理想时,引导他们反思实验过程是否有错漏,而非直接告知其错误。
「为甚么水会变得污浊?」
「我们一起检讨实验步骤,看看哪一个过程出问题?」
如进行滤水实验时,重复过滤可能会令水变得更脏,父母可以引导子女观察每次倒入的水量,以及物料厚薄、加入物料的次序会否构成影响。
3.协助总结经验
在活动后总结学习所得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家长可以跟子女讨论活动所得,与子女一同尝试把所学的知识整理,例如这个实验应用了哪些学科的知识?会否令我们对日常的生活习惯有所反思?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又是否能应用在日常的生活中呢?
重要的是,总结经验是一个开放的讨论,因为每个人[LY1] 在体验式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也不尽相同,家长不宜轻易否定子女学习所得,否则或会减低子女的学习动机。
体验式学习并非只是多逛博物馆、多参与工作坊便可成功,家长需要从中担任协助和引导的角色。此外,家长除了为子女安排特定的学习活动,别忘记日常生活也可以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只要家长和子女一同细心观察,共同梳理学习所得,便可把所学总结为一些日常生活可使用的概念和技能。最后,最重要的是,家长能陪同子女一同学习,绝不可只将学习的责任简单地交予小朋友,当学习变成了负荷,就没有乐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