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日常在学校的工作上,与家长们合作无间,在图书馆的课堂上经常找到家长义工的踪影。一堂图书馆课,能让学生家长皆受惠。最近有家长义工在课堂完结后,主动跟我联络,查询更多有关概念图的由来、理念、制作方法及其参考资料。我十分欣赏家长的好学精神,本来同学们在校需要花上好一段时间才能掌握用来组织知识的必备技能,在家校合作下,不消半个月光景,她的孩子已能利用概念图分析生活上所遇到的问题,从中找出答案,「世上无难事」便轻易落在她的几位幸福宝贝身上。
概念图的由来
概念图为康奈尔大学约瑟夫弟诺瓦克 (Joseph D. Novak) 在70年代所创,用以在科学课堂上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其设计是基于建构式学习,强调旧有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约瑟夫弟诺瓦克在其著作《学会怎样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中,详细阐释有意义的学习是把新概念同化在已有的认知架构中。
概念图的建构理念
概念图着重以图解方式呈现与主题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以层递形式排列,并用连线串连,标明两者之间的意义关系,其建构过程,有助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开拓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统整概念的自学能力。
建构概念图「四步曲」
概念图的制作可简单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步骤一:把问题聚焦成为中心主题
步骤二:找出不同相关抽象或最具涵盖性的概念
步骤三:按层级写出「子概念」或其余的概念。以连线作「直向连结」,连结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
步骤四:在不同分支的概念上找出「横向连结」,提升创意思维能力。
透过这几个步骤便能轻易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主题作全面深入的构思,形成有意义具层次的思维学习。
概念图的参考资料
在向家长提供的概念图及心智图参考书目中,家长最喜欢的有以下几本:
托尼. 巴赞著. 陈昭如译(2012) 。心智图增强你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帮助孩子开发惊人脑力。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Novak, Joseph D. (1998). Learning, creating, and using knowledge : concept maps as facilitative tools in schools and corporations. Mahwah, N.J. : L. Erlbaum Associates
Buzan, Tony. (2005). Mind Maps for Kids: max your memory and concentration. London : Thorsons
Buzan, Tony. (2004). Mind Maps for Kids: rev up for revision: the short cut to exam success. London: Thorsons.
画出小宇宙
阅读中学习的最高境界,并不在于校内的成绩名列前茅,而是能应用在日常学习及生活中,解决所遇到林林总总的难题。要达致这个境界,便要让孩子们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应用概念图作思考分析,所谓「熟能生巧」,加上家校合作,便能事半功倍,而把整个学习过程个人化,则有助赋予孩子对学习的优越感,让他们画出自己的小宇宙。
参考文献
如何建构一幅概念图。(2007年7月1 日)。取自:http://www.edb.gov.hk/tc/edu-system/special/resources/serc/sbrsp/mindmap-5.html
Novak, Joseph D. (1984), Learning How To Lear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