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孩子突如期来的转变,网上欺凌有迹可寻!
生活案例
自从网络兴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愈来愈方便。青少年上网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由于他们深受网络的影响,因此当他们在网上受到别人的言语攻击或其他欺凌行为时,会承受极大的困扰和心理负担。当孩子在网上被人欺负,作为家长,该如何辨识及应对呢?
本页内容
- 什么是「网络欺凌」?
- 常见的网络欺凌行为
- 如何得知孩子被网络欺凌
- 简单小贴士
1. 什么是「网络欺凌」?
「网络欺凌」一般指利用通讯科技平台,例如电邮、讨论区、在线游戏网络、社交媒体等,有意图地令对方感到不快或难受的行为。
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网络欺凌」定义。有些人会界定「网络欺凌」的对象限于青少年或更年轻的人;若对象为成人,则会称为「网络骚扰」或「网上追踪」。这种界定方法仍存在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成人或儿童,都可能因「网络欺凌」而产生一些负面的心理反应,如害怕、失去自信、抑郁、愤怒、厌烦或羞耻。有些严重的个案甚至会令受害者产生自杀的念头。
2. 常见的网络欺凌行为
网络欺凌包括骚扰、抹黑、披露他人在现实世界的身份、诬陷、假冒他人、欺诈及排斥他人的行为。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 当受害者表明不想接受讯息时,欺凌者仍不断发送令他们感到困扰的讯息。
- 向受害者传送带有恐吓、骚扰、性暗示或仇恨的讯息,这些讯息可以透过聊天室、电邮等,单独传送给受害者或同时传送给其他人。
- 在网上与朋党一起取笑或指责受害人。
- 在网上发出公开讯息,以引起别人对受害人的议论。
- 假冒受害人身份作出令人不快的行为,如向别人传送骚扰讯息,令人误以为是受害人制造的麻烦。
- 将受害者的个人资料公开,俗称「起底」。
3. 如何得知孩子被网络欺凌
如亲子关系良好,孩子遇上网络欺凌时一般会主动向家长求助,例如向家长展示一段有问题的文字、留言、帖文等。然而若亲子关系较疏离,网络欺凌会较难察觉。这类孩子不愿向家长求助,又或者因感到羞愧或害怕,而选择不让家长和老师知道。
当孩子受到网络欺凌时,可能会有不同反应,有些孩子可能会有以下的转变:
资料来源:kidshealth.org
建议家长在得知孩子在网上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后,先了解清楚事情经过,在了解的过程亦要避免责怪孩子。
4.简单小贴士
1. 网络欺凌是透过通讯科技平台对他人作出欺凌的行为。
2. 网络欺凌行为可导致成人或儿童产生负面的心理反应。
3. 有些孩子遇上网络欺凌会主动向家长求助,有些孩子则会因感到羞愧或害怕,而不让家长和老师知道。家长可透过孩子的异常转变,辨别出孩子遭受网络欺凌的征兆。
如孩子或自己遭受网络欺凌,应该怎样做呢?我们又可以怎样防止被网络欺凌?我们将在另一个 S:「Share with Care 分享有道」更深入和读者一起探讨。
【5S 数码家长】系列
1. 总览:【5S 数码家长】想孩子学得好,首先自己做得到!
2. 【5S:Smart Use of Technology 精明使用】 子女与网络成瘾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