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nodes-solid.svg

【Share with Care分享有道】教你远离网络欺凌

 

 做好防范!培养正确态度,孩子上网更放心!

 

生活案例

现今通讯科技发达,孩子轻易就能够在网络世界接收资讯和发表言论,资讯在短时间内就能广泛转载至其他平台。一旦有人恶意使用互联网,将其用作欺凌工具,这种行为不但会对受害人造成心理负担及情绪困扰,更可能会引致严重或悲剧性的后果。

家长可以如何防止孩子成为网络欺凌的受害者?若孩子不幸成为受害者,家长又可怎样提供支援及辅导?

 

本页内容:

  1. 如何防止被网络欺凌?
  2. 如孩子或自己被网络欺凌时,如何应对?
  3. 应对网络欺凌小贴士

 

1. 如何防止被网络欺凌?

一. 建立正确上网价值观

不少人误以为没有在网络世界公开身份,便可肆意作出虚假、侮辱或抹黑别人等不负责任的言论。家长应让孩子明白互联网等同现实世界,不论在网络上或现实中都要有道德操守及社交礼仪。即使出于好奇、贪玩而发表不当言论,发表者同样要承担后果。

 

二. 培养正确沟通态度及同理心

家长可跟孩子讨论一些网络欺凌的事例,让孩子代入被欺凌者的感受,从而教导他们在传送或转发任何资讯前,须谨慎考虑资料有否罔顾他人感受。同时,家长亦应留意孩子在网上的表现及与人相处的态度是否合乎礼貌,教导他们应以尊重为原则交友。即使是旁观者,转载、分享及「赞好」网上资讯时宜先确定讯息真伪,并谨慎处理,以免误堕网上欺凌的圈套,成为伤害受害者的一分子。

 

三. 留意「数码足印」,小心处理个人私隐

我们上网的浏览纪录、上载过的资料、社交网络上的留言,都会成为「数码足印」,难以完全抹掉删除。所以,家长要时刻提醒孩子避免在使用互联网时提供个人资料,亦应避免将社交平台的帐户设定为公开,让陌生人均可浏览。

 

2. 如孩子或自己被网络欺凌时,如何应对?

如果子女日常出现一些异常行为,包括在上网时闷闷不乐、于电话收到讯息时表现紧张,或是成绩下滑、拒绝上学;甚至是心情低落、频发恶梦、失眠,家长可主动向子女了解。家长在了解过程中需要代入子女的角色,肯定他们的感受才进一步纾解其情绪。家长要让子女明白遭受欺凌并非他们的错,遇上欺凌亦不应该哑忍。若事件严重,家长应与学校沟通,必要时将有关资料纪录存档,留待向校方或相关组织举报时使用。

 

 3. 应对网络欺凌小贴士

 

【数码家长】系列

1. 总览:【数码家长】想孩子学得好,首先自己做得到!

2. 【Smart Use of Technology 精明使用】 子女与网络成瘾的距离

3. 【Stay Safe Online 安全上网】如何得知孩子在网上被人欺负

4. 【Secure Data 保护资料】保护个人私隐,小心被看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