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nodes-solid.svg

關注孩子,但也別忘了自己!

一個狀態良好的家長,才能為孩子提供更穩定、更溫暖的愛與陪伴。自我關懷並非難事,教城整理出十個自我關懷小妙招,讓家長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能為自己充充電、打打氣!

自我關懷小貼士

第一招忙裏偷閒

試着比平時早睡15分鐘,或在忙碌的事務間隔中,抽出5分鐘閉目養神,讓身體有「透氣」的時間。

 

第二招:運動小休

接送孩子時刻意快走幾步,做家務時扭腰哼歌,讓運動自然滲透在生活的碎片時間中,從忙碌中找到小快樂。

 

第三招:坦誠求援

如果感到疲累,不妨向伴侶、家人坦誠溝通自己的疲憊和需要支援的具體事情,例如:「今天能幫我輔導孩子的功課嗎」、「我今天很累,我們外出吃飯吧」。

 

第四招:建立支援網

加入線上或線下的家長社群,與其他家長朋友建立互助和分享的網絡。

 

第五招:當自己的好友

當犯了錯誤而感到自責時,試着像安慰好友般對自己說:

 

第六招:知足常樂

睡前進行幾分鐘的感恩儀式,回顧1-3件當天的幸福小事,例如:一家人外出散步的時光、窗台上新開的花、孩子順手洗的杯子……

 

第七招:不完美也很好

允許不完美的存在:家裏可以暫時凌亂、飯菜可以簡單點,不要讓完美主義榨乾最後一滴能量。

 

第八招:培養興趣

每天抽出15-30分鐘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畫畫、閱讀、做手工、上網課、慢跑、看紀錄片等,藉此重拾或發展屬於自己的小愛好。

 

第九招:勇敢說「不」

在必要時,不怕向子女解釋:

當子女見到父母善待自己,他們也會學懂自我關懷的價值。

 

第十招: 家庭互助

將自我關懷融入家庭文化!當發現子女或伴侶精神不佳時,嘗試主動分擔責任,為對方創造獨處或放鬆的時間,也可以一起進行散步、看電影等能夠放鬆身心的活動。

 

家長的自我關懷,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愛子女,就從愛自己開始。只有裝滿自己的杯子,才有源源不斷的愛流向家人。在需要時尋求支援,也是愛自己的表現。除了以上的小招式外,有需要時,也可以瀏覽其他機構所提供的情緒輔導服務和精神健康資訊。

賽馬會心導遊計劃

https://www.jcthplus.org/

「陪我講」(計劃)

https://www.shallwetalk.hk/zh/about/backgr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