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nodes-solid.svg

淺談體驗式學習

近年體驗式學習法盛行,這是否意味家長只需帶同子女多參與不同的活動,便能增加體驗,達至學習效果?怎樣令子女有效地在體驗中得到啟迪?讓我們在課堂以外的時間,實踐有效的體驗式學習吧!

體驗式學習相較於傳統式學習,更能讓子女掌控自己的學習步伐和方向,而非被灌輸知識,以自主學習提升學習成效。可是,為子女安排形形色色的活動,不一定就代表能學有所獲,那家長怎樣才能做得更好?

例如子女對科學甚有興趣,家長可安排他們參與STEM工作坊,以興趣提升學習動機。另外,學習內容宜與生活掛鈎,讓子女可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已有知識,提升子女整體的學習效能。

以下便以進行濾水實驗為例,家長可按以下四個步驟,有效地助子女實踐體驗式學習︰

1.安排實質體驗

家長可按子女的興趣,為他們安排相關的活動。如子女對與水有關的科學實驗有興趣,家長可以與子女一同到戶外收集實驗所需的材料。這個實質準備的過程既可以同時進行有益身心的戶外活動,回家後又可以跟他們一同做濾水實驗。

如果想知道更多有關濾水實驗的詳情,請參閱「家庭濾水實驗」

2.鼓勵觀察及反思

進行實驗期間,父母可鼓勵子女細心觀察實驗過程並積極發問。這樣可以增加互動,讓子女知道更多與實驗相關的事情,加深他們對實驗的理解。學習的過程難免會碰上困難和問題,如家長可鼓勵子女再次嘗試,避免對子女作出批評和否定。例如實驗結果不如理想時,引導他們反思實驗過程是否有錯漏,而非直接告知其錯誤。

「為甚麼水會變得污濁?」

「我們一起檢討實驗步驟,看看哪一個過程出問題?」

如進行濾水實驗時,重複過濾可能會令水變得更髒,父母可以引導子女觀察每次倒入的水量,以及物料厚薄、加入物料的次序會否構成影響。

3.協助總結經驗

在活動後總結學習所得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家長可以跟子女討論活動所得,與子女一同嘗試把所學的知識整理,例如這個實驗應用了哪些學科的知識?會否令我們對日常的生活習慣有所反思?學到的知識和技巧,又是否能應用在日常的生活中呢?

重要的是,總結經驗是一個開放的討論,因為每個人[LY1] 在體驗式學習中獲得的知識也不盡相同,家長不宜輕易否定子女學習所得,否則或會減低子女的學習動機。

體驗式學習並非只是多逛博物館、多參與工作坊便可成功,家長需要從中擔任協助和引導的角色。此外,家長除了為子女安排特定的學習活動,別忘記日常生活也可以是一種體驗式學習。只要家長和子女一同細心觀察,共同梳理學習所得,便可把所學總結為一些日常生活可使用的概念和技能。最後,最重要的是,家長能陪同子女一同學習,絕不可只將學習的責任簡單地交予小朋友,當學習變成了負荷,就沒有樂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