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资讯良莠不齐!避开不良资讯,保护孩子心灵
生活案例
除了恐怖Momo外,外国也曾兴起「蓝鲸」挑战,诱导十几岁的孩子自杀。另外,网上世界也有许多色情和暴力资讯,作为家长,该如何保护子女免受不良资讯影响呢?
本页内容
1. 常见的网络不良资讯
2. 如何应对不良资讯:辅导、过滤、举报
3. 电子设备中的「家长管控摸式(parental control)」
4. 简单小贴士
1. 常见的网络不良资讯
互联网上的资讯应有尽有,但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儿童阅览。如果儿童在没有成年人指导下随意上网,他们就有机会接触到网络上不良的资讯。常见的不良资讯包括涉及色情、暴力、赌博、或毒品的广告或资料,亦可以鼓吹违法活动的资讯,包括网上侵权、协助散布电脑病毒等。
年幼的子女未必懂得分辨网上资讯好坏,遭受恶意对待也缺乏处理经验。若在网上浏览到不良资讯,而未能适时得到辅导或纠正。久而久之,他们的认知及价值观或会受到负面影响。
参考资料:网「乐」同行家长讲座(五):预防网络成瘾 过滤不良资讯
2. 如何应对不良资讯:辅导、过滤、举报
辅导
- 时刻留意子女情绪及行为
- 家长宜不时观察子女上网或观看影片后,有否反应异常,如逃避父母、惊慌大哭、心情低落、过度兴奋等。家长亦可以留意与子女沟通时,子女会否回应得吞吞吐吐。若日常亲子关系较好,家长不妨直接问子女,让他们有机会表达。
- 适时安抚及辅导
- 若发现子女不慎看到不良资讯,家长宜先安抚孩子,待他们冷静后才开始辅导他们。家长避免怪责子女,宜教导他们下次再看到不良的资讯时,可立刻寻求父母或教师的帮助。由于网上不良的资讯难以完全杜绝,为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及培养其资讯素养才是长远之计,包括教导他们应对暴力及色情画面等,让他们日后懂得自行过滤相关内容。
过滤
- 善用影片、浏览器及社交平台的过滤功能
- 现时不少影片平台及浏览器设有儿童版介面,例如YouTube。这些儿童版影片平台只会播放适合小朋友观看的内容,家长可查看子女「喜欢/不喜欢的影片」纪录、用家留言,以了解子女观看的影片并了解影片是否涉及不当内容。家长亦可利用「稍后观看」功能,预先储存合适的影片,再让孩子欣赏。
- 启用YouTube「限制模式」指南
- 启用Google浏览器安全搜寻筛选
除了影片平台,不少沟通平台也设有过滤功能,让家长掌握子女与朋友的沟通状况。例如是Facebook的Messenger Kids,家长可以监察年幼子女交友情况、暂时停用子女有关帐户、为子女移除不当相片等。
资料来源:Messenger Kids
举报
不少网络供应商如Google,设有举报功能。若家长发现对于儿童的不当内容或行为,可以利用举报功能或联络网络供应商。
参考资料:家校童心 - 如何提防网络不良资讯?
3. 流动电子装置中的「家长管控摸式(parental control)」
家长可为孩子的流动电子装置设定「家长管控摸式(parental control)」,其中包括YouTube、Google、iPhone和iPad等。 苹果iOS及Android(安卓)平台的流动电子装置,亦可让家长启用家长管控模式,设定下载权限的年龄级别,以防止孩子下载一些适用于较大年龄组别的应用程式。
- 启用iOS「内容与私隐限制」设定
- 启用Android家长管控模式(请跳到第59至61页)
参考资料:网「乐」同行家长讲座(五):预防网络成瘾 过滤不良资讯
此外,家长也可直接在流动电子装置中,安装家长管控应用程式,过滤一些不良网站,并让孩子只可浏览特定的版面及应用程式。
4. 简单小贴士
- 使用过滤软件来隔绝不适合孩子浏览的网站,包括色情和暴力网站等。
- 在子女的流动电子装置上设定限制特定的应用程式和功能,还可以针对「儿童不宜内容」、「购买和下载项目」,以及「隐私权」作出设定。
- 若孩子告诉你在网上发现一些令他们感到奇怪或不安的东西,不要怪责或惩罚他们,宜借此机会教导他们应对及过滤有关资讯。留意子女有否身体不适,以及平日姿势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