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父母衝突 影響子女成長

「他們吵架是因為我嗎?」

原生家庭氛圍往往會對子女成長造成長遠影響,若父母經常有爭執,容易令孩子缺乏安全感,甚至會自我懷疑。那一旦衝突發生,家長應如何和子女溝通,化解其中風險?

疏導情緒方程式

目睹父母爭執往往會引發子女的負面情緒,出現欠缺安全感、焦慮等反應。若孩子長年在父母爭吵的夾縫中成長,有機會影響他們對人際關係的認知,甚至養成錯誤的社交觀念。我們都知道應盡量避免在子女面前發生衝突,不過夫妻相處難免出現爭拗,那在強烈的情緒波動之後,家長又可以如何疏導子女的情緒呢?

疏導四部曲

  1. 盡量避免再次在子女面前發生衝突
  2. 出現爭執後先穩定自己情緒
  3. 完全冷靜後再和子女溝通
  4. 嘗試讓子女了解爭吵因由並聆聽子女的感想

各位家長,其實不用因自己一時的過激情緒而感到過分內疚,因為有情緒起伏是人之常情,因此最重要的,是避免把自己的情緒強加在子女身上。特別是夫妻爭吵過後,情緒一時難以平伏,如果這時馬上去找孩子詳談,很大機會將重新牽起情緒反應。因此更佳的方法為,先簡單安撫小朋友,同時讓夫婦二人有機會先冷靜下來,並強調不是小朋友的責任。待情緒平伏後,再和小朋友進行更詳盡的疏理。至於傾訴的方式,我們可以看看以下的個案︰

 

個案一︰父母爭吵都是因我而起?

父母之間很容易因管教問題而起衝突,尤其夫妻二人有着不同的成長背景和經歷,在教養子女時難免會因價值觀不同而起爭執,若不幸讓小朋友目睹,很可能會讓他們誤以為是自己引發父母衝突,懷疑是否自己犯錯,從而感到自責。

解決小錦囊︰

待父母的心情平靜下來後,盡量跟子女解釋吵架的原因,嘗試讓他們了解其實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和價值觀,爭吵並非因子女犯錯,避免他們因誤會而自責。同時,也可向子女提及二人解決衝突的方法,讓子女學習如何正面應對矛盾。

個案二︰為甚麼我要成為父母之間的「傳聲筒」?

父母因矛盾陷入冷戰,彼此間互不理睬,可是冷戰就不會傷害到子女嗎?處於冷戰期的父母往往希望有第三者緩和局勢,無意間讓子女成為了二人的「傳聲筒」,讓子女(尤其是青少年)為雙方傳話。家長須留意,這種行為會讓青少年子女在不知不覺間被牽扯到父母的矛盾之中,最後淪為「左右做人難」的角色。

解決小錦囊︰

冷暴力也是一種傷害,盡量不要讓子女捲入二人的冷戰中,夫妻可私下解決矛盾,同時清晰地向子女表達,父母會盡力解決問題,孩子不用擔心,而他們對子女的支持和愛是不會因二人存在的短期矛盾而消減的。

個案三︰為甚麼我沒法阻止父母的衝突?

面對父母爭吵時,子女自覺為家庭的一分子,難免認為自己需擔任父母之間的「調停者」。當子女嘗試調停失敗,子女有可能會出現愧疚感和自責。然而,引起家庭爭執的成因林林總總,可能是財政問題、家庭瑣事等,成人都難以釐清對錯,何況是尚未成熟、仍在成長階段的子女?

解決小錦囊︰

家長宜跟子女釐清家庭責任,表明兒童和青少年都不需要為所有家庭問題負上全責。家長可以用具體的例子,指出孩子的責任是甚麼,例如是收拾自己的房間,帶寵物去散步等。最後表明爸爸媽媽也會盡自己的本份和責任,盡力解決爭執。同時父母也可以鼓勵孩子把生活重心放在他們應同樣重視的其他生活上,如發展自己的學業、興趣、拓闊社友圈子等,不需把家庭問題放在自己肩上。

個案四︰他們的爭吵,讓我感到很煩厭!

沒有人喜歡衝突和負面情緒,父母長期處於爭吵,子女也會被父母的負面情緒感染。為了逃避家庭關係帶來的負面情緒,不少青少年子女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表現出對父母爭吵感到冷漠、漠不關心,對家庭關係感到「心淡」。

解決小錦囊︰

沉默不代表青少年對父母的爭吵免疫,沉默往往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表現,對他們而言家庭並非一個安全的地方。重建子女的安全感和信任並非一朝一夕,父母可安排其他值得信任的成年人陪同子女走過難過的時間,如親友、老師、社工等。但這並不代表父母把關懷子女的責任假手於人,此舉在於讓孩子得到更多人的關懷和支持。長遠可以多鼓勵子女以不同的形式表達情感,如文字通訊、寫日記或創作藝術來釋放情緒,父母可以從中了解子女所思所感,了解和溝通是打開心結的重要一步。

子女多以父母作為發展模板,而青少年子女正處於人格確立的時期,良好家庭關係可以讓他們明白家庭、父母都是值得信任的,是他們的安全感所在。同時,父母常以正向方式相處,子女能從父母身上學會如何正面管理情緒,將有助子女培養出良好的社交技能,當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不同的人際問題及矛盾,亦能迎刃而解,從而更好地成長發展。家長們,事不宜遲,齊來建立良好的家庭氣氛,為子女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空間。